以前參加過個課程,講師問說什麼是「PDCA」?
「PDCA」就是Please don’t chack anything. 不要檢查任何東西,哈~這當然是玩笑話,不過當公司要被稽核的時候,就很想使用這一段話…
那~正確的「PDCA」是什麼呢?
PDCA循環式管理
Plan 計畫
擬定計畫,「第一步都是從建立假說開始」。
基於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等,擬定出「P」計劃和方案,如:假定調高A參數助於提升良率。
Do 執行
將擬定好的計畫及方案,加以執行。
基於「P」的假說,實際結果就會顯示在「D」上。
Check 檢核
檢核結果。
確認是不是和假說一致,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,並從中獲得新發現,也就是「C」。
Action 改善行動
提出改善行動。
基於「C」的新發現,提出改善方案及對策,也就是「A」。
根據提出的改善方案及對策「A」,再次擬定新計畫「P」,不斷重複「PDCA」步驟,循環式持續運作,達到持續成長。
PDCA關鍵要素
指標明確
需要有明確的指標/目標,如果目標訂得很模糊,反而會讓人無所依循。
像擬定目標:我要變瘦,但沒有個明確的數值、也沒有個時間點,也會令自己無法執行。
所以,訂定數值化且具體的目標,才能看到前進的道路,上方可改成:六個月內要瘦12公斤,也能拆解成一個月內要瘦2公斤。
持續轉動
沒有「持續轉動」就不是PDCA循環,也就達不到「持續成長」!
許多人會覺得PDCA很簡單,不外乎就是擬定計畫,加以執行,再來檢核,並提出改善計畫,但往往只轉了一圈PDCA就結束,或許有進步有改善了,但停止的那刻起,就沒再成長了。
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藉由確實轉動PDCA不斷成長。
轉動次數
一年轉動一次(1次/年),一個月轉動一次(12次/年),一個禮拜轉動一次(52次/年),每天轉動一次(365次/年),哪一個比較好呢?是轉動次數多的比較好嗎?
如果是有效的轉動,當然是次數越多越好,且能逐次進步。
如果是無效的轉動,次數越多表示頻率越頻繁,方向錯誤或是偏差時也能立即修正。
每月轉動一次,出現的偏差為1/12=8.3%
每週轉動一次,出現的偏差為1/25=1.9%
每天轉動一次,出現的偏差為1/365=0.27%
每月轉動一次/每週轉動一次:8.3%/1.9%=4.3,每月轉動一次的偏差為每週轉動一次的4.3倍,即當發生偏差/錯誤時,前者相較於後者需要4.3倍的力道去修正。
每週轉動一次/每天轉動一次:1.9%/0.27%=7,每週轉動一次的偏差為每天轉動一次的7倍,即當發生偏差/錯誤時,前者相較於後者需要7倍的力道去修正。
所以盡可能地轉動,讓次數多一些,不斷的改善及進步,倘若錯誤了,也能以最小的力氣去修正。
但~轉動的次數會依任務而有所不同,如A項目執行時間就需要2週,如果一週就想要檢核(C),也看不出什麼結果。
PDCA筆記術
看了再多管理技巧或提升績效的書籍,也只是學習了概念和方法,若沒加以著手與實施,仍然還是停留在原地。
趕快著手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吧!
筆記X4條線
準備好A4大小筆記本,劃出4條線:頂端約3~5公分劃出一條橫線,下方以三條直線分成四等分,即為「P」、「D」、「C」、「A」。
最上方寫下想達成的目標或希望獲得的成果。
有了PDCA框架,再來就是實際寫下你的「P計畫」、「D執行」、「C檢核」、「A改善行動」。
持續轉動
切記:持續轉動是關鍵要素。
不斷的寫下朝向目標的PDCA,從中修正及改善,持續運轉下,一定能獲得大幅改善!尤其是寫下的「C」部分,相信你會有什麼新發現!
趕快開始,讓我們簡單利用「筆記X4條線」,啟動PDCA循環吧!
讓你的「行動」、「思考」、「成果」獲得大幅改善!